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炼铁事业部勇夺首个季度“开门红”

2025,04月02日 点击量: 0

开局就是决战 起步就是冲刺。中国宝武党委书记、董事长胡望明在宝武党委一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暨2025年度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聚焦年度目标,实现一季度经营业绩“开门红”。衡量“开门红”主要看效益而不是产量。今年一季度,无论是当月还是当季,各单位要打响头炮,开个好局,为实现年度经营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重庆钢铁各单位认真落实中国宝武第二次党代会会议精神,中南钢铁二届一次职代会精神和公司二届二次职代会确定的各项工作部署,聚焦“10+1”重点工作,坚持追求极致、降本增效,坚持全员发动、全员参与理念,围绕降本提质增效等重点任务,引领广大员工以昂扬的斗志和坚定的信心,跑出加速度、干出新业绩。

炼铁事业部以“起步即是冲刺、开局即是决战”之姿,坚持对标找差,从体系建设、工序能力提升、配煤配矿等方面多措并举、持续发力,铁水成本“破三见二”行业分位值同比2024年提升17名,配煤、配矿结构降本超1.5亿元,实现一季度“开门红”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效的管理体系是提升竞争力的关键。炼铁事业部积极拥抱变革,以车间制改革为突破口,全面强化内部管理,对制度、文件、规程等进行系统优化,成功压减制度19个,优化新增3个,确保制度贴合当下目标任务,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岗位规程的修订让每一位员工清楚知道“做什么、怎么做”。同时,强化内部协调和沟通机制建设,实现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在班组建设上,充分发挥73个班组在生产中的基础作用。通过开展班组关键指标与本部门四级指标深度绑定,明确班组绩效指标和目标,增强班组成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这些举措,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配煤配矿结构的优化是降低成本、提升效益的重要途径。炼铁事业部紧扣降本目标,坚定不移推进公司三个50%战略“近地煤资源占比50%、国内矿配比50%、当月入厂资源中M月指数占比50%”,大力推进经济矿使用,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持续优化配煤配矿结构。

在配煤方面,通过引进进口低硫焦煤、拓宽低硫和高硫焦煤资源渠道,推行高硫+低硫焦煤思路,提高近地资源比例。一季度,焦化配煤强粘结性煤比例从64%下降至55%左右,焦炭质量稳固提升,热强度较2024年累计提升1.81%,灰分下降0.20%,为优化结构提效益交出亮眼答卷。在配矿方面,炼铁事业部恢复混匀矿作业,坚持极致低库存,在保证烧结矿基本冶金性能和稳定性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配矿模型。一季度,烧结矿质量稳定性持续提升,碱度(R±0.05)稳定率较2024年累计提升10.26%,氧化亚铁(FeO±1)稳定率较2024年累计提升8.97%。精细化配煤配矿管理,不仅降低了原料成本,还稳定了烧结矿的质量,为高炉的稳定顺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炼铁事业部在工序能力提升方面下足了功夫,通过一系列技术创新、操作优化和设备能力提升,全面提升生产效率。

在焦化工序,恢复配煤设备功能精度,开展焦炉炉体热态综合治理,提升干熄焦率,恢复四大车设备功能精度,优化焦炉加热方式,提升化产设备功能。通过这些措施,焦炭质量、稳定性持续提升,焦炉工艺指标显著提升。

在烧结工序,通过除尘灰配入混匀矿、烧结漏风治理、配料画面优化等措施,改善原料成分、稳定下料配比,提高烧结矿产质量。同时,优化烧结工艺参数,将碱度稳定率和氧化亚铁稳定率提升9%以上,烧结矿的转鼓强度和还原性显著提高。

在高炉工序,通过设备更新与技术改进,更换高精度流量计、加装风口吹管装备热成像在线测温监测系统等,提升高炉操作的精准度和安全性。同时充分挖掘经管系统数据,研究应用已建立的数据模型,趋势化、标准化操业,严格高炉“攻、守、退”调整细则,聚焦炉温管控、炉渣碱度优化、镁铝比控制以及见渣率管理,减少炉况波动,确保高炉高效生产。

春潮已至,战鼓催征,炼铁事业部将乘势而上,以"铁肩担重任"的勇气,"铁心攻难关"的韧劲,"铁血创一流"的斗志,奋力向着“双过半”全力冲刺,在公司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中展示铁军担当。

 


top